党团建设
热点文章
 
共青团之窗

服装学院童趣·匠心智造营——2025年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启动

2025年07月16日 14:00 许翠连 点击:[]

7月15日,服装工程与设计学院12名志愿者走进铁门社区,以“剪纸技艺启蒙+创意实践”双轨模式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非遗导赏—技法演示—自主创作”三维课堂,带领60余名社区儿童体验剪纸技艺,让千年非遗在童趣创作中焕发新生。

技艺传承:剪刀尖上的美学教育

活动现场,小朋友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原来剪刀也能‘画画’!” 志愿者们精心打造了 “非遗导赏—技法演示—自主创作”的三维课堂,带领小朋友们一步步解锁传统美学的密码。志愿者先是向孩子们讲述了剪纸这门非遗艺术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从古代剪纸的用途到现代剪纸的创新,让孩子们对剪纸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技法演示环节,志愿者们手持剪刀,动作娴熟流畅,只见他们手指灵活地操控着剪刀,在宣纸上穿梭游走,不一会儿,一张普通的宣纸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图案。 指尖翻飞间,普通宣纸幻化成水中嬉戏的鱼儿、绽放的团花等多幅童趣作品。这不仅是孩子们对剪纸技艺的习得,更是文化基因在他们心中的悄然植入。

活动尾声,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将自己的剪纸作品进行共赏展示,然后小心翼翼地带回家。志愿者学子们还巧妙融入构图构成知识,让传统纹样焕发出当代审美活力。有小朋友拿着自己的作品自豪地说:“这是我剪的,是不是很漂亮?”

校社联动:美育赋能基层文化共建

此次剪纸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一场技艺的传授,更是一次文化根脉的深植与青春力量的躬身实践。志愿者们以剪纸为桥,让传统美学在当代社区焕新生长,既为青少年埋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也为校社协同共建文明社区提供了鲜活样本。通过剪纸搭建校社美育桥梁,志愿者团队同步建立社区美育资源库,为后续常态化服务打下基础。这种以美育为纽带的互动模式,正悄然凝聚起传承非遗、共筑和谐家园的强大合力,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可持续的青春动能。

一审一校:蒋春燕

二审二校:赵爽

三审三校:太扎姆

上一条:服装学院“匠心绣韵·童趣非遗”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经纬织童心 青春结梦行”
下一条:服装学院开展“匠心绣韵·童趣非遗”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蜀绣匠心,童心彩绘”

关闭

地址:成都市犀浦泰山南街186号
技术支持:信息化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