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服装学院“匠心绣韵·童趣非遗”团队前往方碑社区活动中心,成功开展了主题为“经纬织童心 青春结梦行”的传统中国结编织活动。二十余名社区儿童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技艺体验之旅。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技艺走进社区、滋养童心。同时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非遗传承的种子,锻炼其专注力与动手能力,助力社区进行儿童美育建设。

活动中,志愿者们首先通过图文展示和趣味问答,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解了中国结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内涵——从新石器时代的记事绳结,到唐宋的服饰点缀,再到明清时期承载“团圆”“吉祥”等美好寓意的发展历程。生动的比喻,如将“同心结”比作“古人的思念电话”,迅速拉近了孩子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实践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搭小桥”般的形象指导下,从最基础的平结开始学习。面对初学时的“乱麻”或过紧的结体,志愿者们耐心蹲身,手把手细致纠正。一位7岁的小朋友在志愿者反复示范后,终于成功编出平整的结,兴奋地举起作品欢呼:“我成功啦!”经过两小时的用心练习,孩子们纷纷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有寓意平安的红绳钥匙扣,也有打算送给父母的多彩简易如意结。

活动尾声的分享会上,孩子们骄傲地展示作品,稚嫩的话语中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社区居民王女士看着女儿的作品感慨道:“原来一根绳子能变出这么多花样,还藏着这么有趣故事,非遗真是奇妙!”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提升了审美力宇创造力,更通过指尖的经纬交错,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表示,未来将继续以这类“接地气”的活动为载体,推动更多非遗技艺走进社区,走近青少年、儿童,助力非遗以活力姿态和创新方式传播传承。

一审一校:李傲荣
二审二校:赵爽
三审三校:太扎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