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热点文章
 
共青团之窗

服装学院开展“匠心绣韵·童趣非遗”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粘花巧绘,灯笼新颜”

2025年07月18日 11:25 张宇欣 点击:[]

7月17日,服装学院“匠心绣韵·童趣非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方碑社区成功举办“干花巧绘,灯笼新颜”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创造中理解传统之美,培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同时感悟变废为宝的智慧,激发其再造想象力和环保意识。二十余名社区儿童在团队的引导下,亲身体验传统灯笼的创新制作,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圆满且富有文化温度的句号。

活动现场,色彩跃动,笑语飞扬。志愿者首先以生动讲述为孩子们勾勒出灯笼演变发展的历史长卷,揭示其从实用照明工具到象征团圆美满的文化演变密码。随后,课堂化身为创意工坊,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动手制作,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将素净的骨架缠绕固定,再精心挑选、粘贴形态各异的干花枝叶进行装饰。废弃的材料在童趣巧思中焕发新生,一盏盏独一无二、充满自然意趣的“非遗新灯”渐逐渐成型。小手在干花间穿梭,专注的神情与完成时的欢笑声交织,传统工艺的种子悄然浸润稚嫩心田。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服装学院“匠心绣韵·童趣非遗”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方碑社区负责人郭老师高度评价团队的付出:“这十天以来,同学们冒着酷暑高温,精心组织安排每场活动,带领社区儿童体验了从传统服饰到创新灯笼,从扎染蜀绣到中国结编织的丰富活动,以可触可感、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年轻一代心中厚植文化认同,让传统技艺焕发时代光彩。期待未来能继续合作开展此类活动,构建和谐社区家园的同时,共同助力非遗传承!”团队成员们则纷纷感慨,看到孩子们亲手完成一件件作品,如同见证了传统与青春的无声对话,这些实践活动,恰如非遗传承路上的点点星火,终将在年轻一代手中汇聚成守护中华之美的璀璨星河。


一审一校:李傲荣

二审二校:赵爽

三审三校:太扎姆


下一条:“趣味英语”在黏土中“生花”——服装学子2025暑期“三下乡”活动探索创意教学新路

关闭

地址:成都市犀浦泰山南街186号
技术支持:信息化管理中心